|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虹 » 山东 » 莱芜 » 正文

评论:留守儿童精神需求难题待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2  浏览次数:44
核心提示:  天津北方网讯:四川省内江市高楼镇一个小山村,家里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的留守儿童,却能往游戏里充几百块钱。“90后”大学

  天津北方网讯:四川省内江市高楼镇一个小山村,家里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的留守儿童,却能往游戏里充几百块钱。“90后”大学生农村支教老师苏叶通过一个游戏辅助软件给痴迷手机游戏的小新算了一笔账,截至目前,小新的游戏里已经充了1000多元。“一块钱10点券,12308点券,他还有288块钱的皮肤!”(据《中国青年报》)

  说起留守儿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会和贫困联系起来,紧接着就会想到捐款捐物。如果把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和花数百元购买游戏虚拟装备、皮肤的行为放在一起,这样巨大的反差自然令人惊讶。

  但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放学了、作业做完了,留守的孩子还能干什么?面对清苦而枯燥的生活,远离外出谋生的父母,还有什么能拴住孩子的心?当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因为失去父母关爱出现问题时,精神欠缺相较物质匮乏显得尤为重要,但也更容易被漠视。

  “在农村贫困地区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不少人从小就住校。在人生旅途中,他们是一群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长期在中国西部山区任教并编著《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书的教师杨元松,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但在网络无处不在的当下,一部几百元的低配置手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游戏中他们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了无所不谈的朋友、有了精致华美的服饰。

  也许有人会说,城市中的孩子同样有网瘾,没什么大惊小怪。但是,城市中的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会及时发现、设法干预,通过亲子互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多元爱好,减少游戏的吸引力。那么留守儿童呢?他们的业余生活谁来陪伴?谁能及时发现问题?又有谁来设法提升他们的自制力?

  这些年,数千万留守儿童生存安全备受关注。安全固然是底线,但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难题同样亟待破解。(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华虹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华虹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